首页> 活动&资源> 技术资源中心 > 生物通>

重组dna技术介绍|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重组dna技术名词解释

  重组DNA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进行设计和改造的分子工程,包括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1996年,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产值超过十亿美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重组DNA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重要性。

  又称:基因工程

  定义:通过体外操作将不同来源的DNA重新组合以获得新功能分子的技术。

  学科:遗传学_分子遗传学

  相关名词:基因 工具酶 基因诊断

  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1990年诞生的分子医学是重组DNA技术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它是在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转移技术、PCR技术等应用于临床,产生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和基因预防等新方法基础上产生的。重组DNA技术在疾病基因的发现,表达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DNA诊断及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价值,同时促进了当代分子医学的发展。

  重组dna技术基本过程:

  1、基因克隆是进行重组DNA技术操作的基本目的之一。一个完整的DNA克隆过程应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并无性繁殖含重组分子的受体细胞。

  2、采用重组DNA技术还可进行目的基因的表达,涉及正确的基因转录,mRNA翻译及适当的转录后、翻译后加工过程。

  3、这些过程的进行在不同的表达体系中是不一样的,克隆的目的基因正确而大量表达有特殊意义的蛋白质已成为重组DNA技术中一个专门的领域,这就是蛋白质表达。在蛋白质表达领域,表达体系的建立包括表达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建立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等技术和策略。


上一篇:聊聊动脉粥样硬化小鼠那些事儿 下一篇:老年痴呆模型小鼠认知行为模型造模如何建立
联系客服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