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动&资源> 技术资源中心 > 药康分享>

关注罕见病:“斑点鼠”计划赋能罕见病药物治疗研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患病人数占总人口千分之一以下的疾病。目前全球已报道的罕见病有7000余种,发病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0%,但仅1000多种有药可用。约有50%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发病,病情常常进展迅速,死亡率高。

罕见病药物研发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现有近2000万罕见病患者。2018年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121种罕见病纳入,包括遗传性肾炎(即Alport综合征)、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血友病等。由于许多罕见病缺乏好的动物模型,及一些市场原因,药物的研发总体较少。为此,近年来多国相继出台政策支持罕见病药物的研发。

罕见病研究方法:20000余种动物小鼠品系助力新药研发

集萃药康致力于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模型支持。2018年集萃药康启动“斑点鼠”计划,旨在利用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平台,为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小鼠模型构建服务,推动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自启动以来,基于斑点鼠”计划已构建了20000余种小鼠品系,覆盖120余种罕见病相关基因模型,支撑生物学研究和新药研发。

神经系统相关自主研发罕见病用疾病模型介绍:

为了更好地助力药物研发,针对神经系统相关罕见病,集萃药康基于成熟的基因编辑平台,建立了多种自主研发的疾病模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遗传性TTR淀粉样病变(TTR)等疾病模型。以ALS为例,针对ALS高发突变基因,集萃药康建立了多个基因编辑模型。

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小鼠模型构建技术与品系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又名“渐冻症”,是一类由大脑和脊髓中运动神经元死亡引起的全球第三大神经退行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绝症之一。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大约有50万名渐冻症患者,我国渐冻症患者约20万人,其中近九成患者在发病5年内死亡。近年来不断有ALS发病相关基因被发现,迄今报道的约有几十种,已发现导致fALS的突变基因包括C9orf72、SOD1、FUS和TDP-43等,其中最早被发现的是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1)在家族性和散发性病例中分别占据12%和1%。随着对ALS发病机制了解的逐渐深入,又发现了TARDBP(TAR DNA binding protein,编码TDP43蛋白),在fALS人群中占据约4%比例,虽然在sALS人群中占据很少比例,但在病理上TDP43更能代表ALS病理特征,逐渐成为ALS领域的新热点蛋白。

应用于ALS药理药效及发病机制研究三种小鼠模型

针对三个ALS的热门基因突变位点及药物研究痛点,集萃药康从包含human SOD1基因的BAC中获得human SOD1片段,并对93位氨基酸进行突变,构建了ALS小鼠模型B6-hSOD1 G93A;并且选取了TDP43及RNF220蛋白的不同突变位点,构建了小鼠模型B6-hTDP43 A315T、B6-hRNF220。这三个品系均可应用于ALS药理药效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B6-hSOD1 G93A及B6-hTDP43 A315T品系已收集到初步验证数据,可一定程度上模拟ALS临床病人病理及行为学特征。


品系简称

品系编号

模型可售情况

B6-6TDP43 A315T

T054620

正常销售

B6-Tg(hsOD1 G93A,hSOD1)

T055223

研发中,少量销售

B6-hRNF220

T054274

研发中

关注罕见病,助力罕见病研究。

 


上一篇:三种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热门靶点研发与人源化动物模型解析 下一篇:德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细胞竞争过程可能导致癌症复发
联系客服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