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中南大学及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多位学者联合在《Cell Death & Disease》发文,题为“MFSD4A inhibits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by targeting EPHA2”,靶向EPHA2探讨了此前知之甚少的MFSD4A在鼻咽癌(NPC)中的作用。
中国是鼻咽癌(NPC)的好发地区,全世界约80%的NPC都发生在中国。虽然NPC对放疗较敏感,早期NPC的5年生存率已达95%,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发病隐匿导致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同时伴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率。有研究发现,NPC组织中EphA2表达增多,EphA2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肾上腺素A型受体2(EphA2)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肾上腺素受体亚家族。在正常情况下,EphA2与邻近细胞上的肾上腺素A1(Ephrin A1)相互作用,参与正向和反向信号传递,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肾上腺素-EphA2双向信号传递。总的来说,EphA2-ephrin A1信号传导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和肿瘤发生中调节着多种细胞过程(增殖、生存、迁移、形态、细胞间排斥和粘附),可导致细胞排斥、分离、细胞收缩、失去黏着斑和细胞变圆等排斥性细胞收缩反应。EphA2主要局限表达于成人增殖的上皮细胞。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EphA2在不同癌症中大量表达,且与不良预后、转移和低生存率相关。EphA2积极参与肿瘤进程,以及在大多正常成人组织中的相对低表达,使该蛋白成为癌症的又一潜在治疗目标。
研究发现,MFSD4A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导致了其表达下降,并赋予NPC细胞更强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反之则会促进凋亡。从机制上讲,MFSD4A可以通过募集RNF149特异性地与EPHA2结合并促进后者泛素化降解,从而导致EPHA2介导的PI3K-AKT-ERK1/2通路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改变。进一步实验发现,EPHA2过表达可以重新激活MFSD4A抑制下的NPC细胞的增殖,恢复了迁移和侵袭能力,验证了MFSD4A是通过 EPHA2 抑制NPC的进展这一结论。最后,研究团队构建小鼠肿瘤生长和转移模型展现了MFSD4A在体内的良好抗癌效果。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了EPHA2与靶向EPH的MFSD4A都具有很好的鼻咽癌治疗应用潜力。【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2-04793-x】
集萃药康开发了EPHA2及MFSD4A基因的KO/CKO小鼠模型,以助力肾上腺素受体相关研究以及鼻咽癌的靶向药物研发。
相关小鼠模型推荐
品系编号 | 品系名称 | 类型 | |
T011475 | Epha2-KO | Knockout (KO) | |
T009310 | Epha2-flox | Conditional knockout(cKO) | |
T033990 | Mfsd4a-KO | Knockout (KO) | |
T024630 | Mfsd4a-flox | Conditional knockout(cKO) |